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魚稻共生」標籤的文章

如何實現稻魚鴨共生?探索侗鄉人極致的土地利用智慧!

圖片
  謝玉嬌表示: 我在峨眉教導鴨除草及除臭環境味道太難聞 鴨子關的位置濕掉不行 只能用菌水潑連三天,在去就沒味道了 請老板把鴨舍大便翻一翻再噴菌水,現在沒有味道了 陳瑞芳老師表示:謝謝玉嬌的分享,微生物菌水用來除臭,還是殺菌,還是非常有用的。

魚稻共生實驗田的開溝問題

圖片
魚稻共生實驗田 田區入水第一塊田週邊挖溝 放養鯉魚 烏鰡吃螺 水芙蓉再苗區會搶肥份 在溝區可以當魚的遮蔽物 防鳥害 過多的水芙蓉撈起覆蓋在田埂防雜草 爛掉當肥料 鯉魚吃小螺的功力也很好 上期放約20多條2-4斤的烏鰡 鯉魚10多條 福壽幾十條 水鳥日夜守候 被啄死不少 烏鰡損一半其牠未估計 螺害減少 稻子也漂亮很多 這期用怪手把溝加深至膝蓋水深 插完秧再多進魚 這次會加放草魚看能不能抑制水芙蓉 打田時比較要注意要保持溝邊距離 不然土會被推回溝裡 田區一分以下水源不穩定的田 不建議這種做法 曬田降低水位而已 溝夠深就不影響魚的生活空間 實際去做就有答案 光聽跟說不會有進度 我帶過很多個退休想務農的 理論意見一堆 還論年紀比大小 通通被我操到不敢來 只有一個例外 到處跟人論戰 又不用心學 吵輸人就報我名號 真是夠了 講真的 要做農就挽起袖子用點心 還不會做去支援別人出點力 學點功夫 自然做自己的就得心應手 溝深若低於30公分 魚就容易被水鳥攻擊 不然就是跟大陸養稻花魚一樣 稻子上面加網子 不曬田也可以 機器收割較麻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