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東華大學洪耀明教授討論位於花蓮KKF實驗田的觀察研究計畫
陳瑞芳老師表示:
開完會後回到家裡,今天(12/07)早上左思右想了一下,覺得還是要自己親自到花蓮一趟和在明(2025)年一月由東華大學的洪耀明教授要幫我們做的KKF農田有害氣體排放和固碳能力的檢測,做慣行和KKF的對照組。這個實驗要做兩年,也透過以前慈濟的阿貴師兄介紹了一位農夫,要將農田借給我們使用,因此我想在返家之前先將此事談妥,同時還有請在花蓮的區長副局長協助。因此就決定下午先坐火車到花蓮來,剛好大家都在,趁此機會將事情談好未來如何合作。
上面這張照片介紹一下一起來討論事情的幾位花蓮的盟友,從最左邊開始的兩位是幫阿貴師兄種10幾甲的夥伴,我的隔壁是洪耀明教授,從慈濟退下來的阿貴師兄,阿貴師兄的農場經理,花蓮的區長鍾曜任,東華大學黃瑞宜副院長的兩位碩士班研究生。
陳瑞芳老師表示,現在洪教授已經有一個初步的計劃:
1, 利用東華大學的實驗前,其中一小塊來做KKF技術的實驗,同時請張副院長碩士班的學生來操作,由鍾曜任來指導他們如何培養微生物菌水和液肥,然後來做觀察及紀錄。
2, 由阿貴師兄介紹一位小農的農田各一分地,一塊維持慣行,另外一塊轉作KKF自然農法,開始做兩年的對照組檢測。有重要認協助在農田旁培養120公升的微生物菌水和120公升的液肥一桶,在朝陽之前加入進水和益菲當作雞肥使用,在節稅之前兩週再放一次微生物菌水和120公升的液肥,作為穗肥這樣就好了。另外原來的副區長彭蔚容剛好就住在吉安鄉,我會請他過來巡視菌水和液肥的培養狀況。因為鍾曜任住在瑞穗,要開一個鐘頭才能到。前期的除雜草和控制福壽螺,也許請東華的學生來幫忙。
明天(12/08)早上我們會開車去吉安鄉看這塊要借給我們的農田,條件談好,我們就開始要準備培養菌水和製作液肥了。
3, 洪教授還要申請經費,買一台100多萬的儀器檢查甲烷的排放。今天(12/07)在現場兩位張副院長的碩士班學生,聽說他們有一台機器可以檢測微生物菌,到時候也有請他們協助檢驗。所以如果能夠將KKF的微生物菌水做成報告和數據,那麼這樣就可以建立我們的液肥和微生物菌水的成分數據資料。
4, 因為這一塊租來的田只有一分地,可能到時候要請鍾曜任幫我做日曬米,聽說可以賣比較高的價錢$180, 到時候會用東華大學KKF實驗田日曬米的名義來賣,應該是很快就賣掉了。聽阿貴師兄和洪教授的意思,我們好像只需要付很少的租金就行了,但是稻子要我們自己留著賣。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