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芳老師將據成功先例鼓勵慣行農友轉作自然農法
我們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尤其是水稻由慣行轉作自然農法。
在臺南菁寮地區的莊猛仲,他是上班族,約九份地的地自己和太太兩個人自己操作。從2013年至今已經有10年的實際KKF技術操作經驗。
根據他的說法,他只有在插秧之前在田裡面將到稻桿及液肥加到田裡,並加上微生物菌分解,作為基肥之後,插秧寬距比慣行寬,插秧秧描數比慣行少,在收成之前完全沒有再施灑任何的肥料。
這樣下來,這10年間從來沒有任何的病蟲害,產量是慣行的約60%,因為植株間距比較大的關係,產量自然減少。
所以現在我們應該鼓勵慣行的農友來轉作自然療法,因為我們有先例可循。
其實稻子的特牲是,不管你是單株手插秧,還是插秧數多或少,基本上在養分條件足夠的時候,它長成重量是一樣的,因為這是稻子的天性。所以單株手插秧的稻子,基本上他的求生本能比較強,所以就是單株,它一樣可以克服所有的困難,只要養分足夠,單株秧苗一樣可以長成和多株插秧的總數一樣。
我們在剛開始教種稻的時候, Daycha 先生就很清楚的說明這一點。所以2011年我第一次去泰國參觀的時候,他們鄉下的稻田都是單株手插秧,一方面也節省成本。
相關訊息:
- 2019-07-01,台南莊猛仲與黃立依夫婦攜子投入自然農法稻作
- 2020-10-15,在地小農「鷸見自然」的自耕慢學之路
陳瑞芳老師2024/6/4表示:
昨天晚上當我打電話給莊猛仲,詢問他已經在菁寮用KKF的方法種稻幾年?他說從2013年就開始以KKF的方法種到現在。
我現在已經在規劃這次要提出生態旅遊的申請書,其中一個參訪點就是莊猛仲的農場,因為我想要藉此機會向來自世界各國的有機界領頭羊證實給他們看,從慣行轉作自然農法是非常容易的,而且完全沒有適應期,只有用KKF農法技術就可以達到。
其實這是在世界紀錄上是破天荒的,而且帶給人類及土地有非常大的貢獻!希望藉由此次的參訪,讓這個農法技術可以推到全世界。
昨天晚上當我打電話給莊猛仲,詢問他已經在菁寮用KKF的方法種稻幾年?他說從2013年就開始以KKF的方法種到現在。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