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芳老師重申KKF農法實作成果就是一種數據
在這裡有一點感想,想和大家分享。當我們在出席學術界和科學界的會議室,常常被質疑的一點就是KKF 農法技術沒有數據data analysis. 在2013年在羅東社大上課的時候,我們曾經邀請宜蘭大學的雙博士,王金燦教授來為我們做1小時的演講。當時他是用我們KKF的技術培養幾種不同的微生物菌水,後來將一個導電器放在菌水裡面,發現它的導電性比較強,能夠讓一個很小的燈泡發亮,表示這個微生物菌水是帶電的,對於用在工廠排放污水的偵測上非常有用,利用微生物菌帶電的特性,可以將偵測到的數據發射到太空的衛星,就可以下載資料。王教授為此還申請了專利,因此和他結緣,現在也成為好朋友。
當年他就告訴我一句話,雖然KKF沒有數據報告,但是實作三年的成果,就是我們的數據。意思就是說,你在種植的時候,將微生物菌水及自己做的液肥,堆肥,天然生長荷爾蒙施灑到作物上,實際觀看農作物的成長,如果長得又健康又好,這就是數據,不是嗎?所以當別人提出這樣的質問時,你們都可以此論點來反駁。 我在2012年就體會到了,尤其在學術界及科學界的學者專家會質疑我們。雖然KKF沒有經常做數據檢驗,但是從2013年台大教授所做的分析表,其實很難代表檢驗的實際意義,一公克的土裡面有10的九次方的微生物菌,每一個活的微生物菌,體內都有它自己獨特的酵素,所有植物與動物的成長,在體內進行的各種生物性化學性的變化,都是靠酵素的作用在進行。 因為我們人類對微生物的了解只有其中的10%,其他的都是未知。但是所有在自然界的微生物菌彼此都是共生的,才會形成現在地球所有生物的生命的循環,有生長,有死亡,形成生態環境的平衡。所以請不要落入生技公司的陷阱,將微生物菌水拿去化驗,將其中能夠辨識的,他們認為是好的,其中10種20種100種分離出來,再拿出來販售,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在我Po出來我拍的錄影帶之後,在彰化的黃采晨她是種芭樂的芭樂姐,供不應求。她就把這個影片傳給她的客戶看,那麼他們就比較容易明白,她到底是用什麼方法來種出這麼可口的芭樂?從來沒有人聽過,用微生物菌水和魚肥,可以種出這麼好吃的芭樂,而且在完全不噴農藥,不購買有機肥的情況之下種植。這就是實證,這就是數據。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