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菁英訪泰團第一第二日的活動紀要

宜蘭大學陳永松教授紀錄訪泰行2024年2月11-12日的活動

因年前決定考查時間是落在國人大出國的年假期間,我們台灣團一行4人只好去買了尚有機位但仍不廉價的廉航機票,在年初二晚間搭近似紅眼班機到了曼谷,在下機後冗長排隊按指紋通關後下榻到離機場最近的旅館,再略微漱洗就寝已是當地時間凌晨3點。還好在幾個小時補眠後的首日仍能精神熠熠地走訪,感謝米之神基金會創辦人Decha為我等冼塵,並同行參訪利用傳統農業智慧節能省水的在地農家,也品嚐了兩頓道地的泰國食物,在多方互動的交流中,一償多年前瑞芳總召規劃而未成行的宿願,也略盡小小台灣子民的國民外交。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天也看到潛水多時關於年底台灣將主辦天上掉下來禮物的IFOAM國際有機大會的消息終於正式公布了,接下來除了將面臨對岸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重要的是台灣內部自身是否能夠放下本位主義,捐棄宗教成見而回歸有機農業的四大宗旨~生態 健康 公平 關懷(謹慎),眾志成城地決定好主辦埸地與所有周邊的活動(side events),因深感所有的機緣都需要經歷一些時間的流淌,諸如在諸多有心人的正向增緣加上多方努力與機會去累積,相信這次的有機大會落腳在台灣也是匯聚了如此的因緣,除了期待主事者能放下自我將國家委辦資源下放並大氣地廣納眾賢外,也望台灣各方把該挑的擔子都挑起來共同承擔,因為這是攸關國家的大事,請大家一起站出來勇於承擔,為台灣加油!

參訪團成員除了敝人在下,在我旁邊的是之前曾歷任多國農技團團長的明道大學陳義松老師,左二是自2012年起多次出錢出力將KKF完整技術引進台灣的陳瑞芳總召,左一則是身體力行KKF成立"桃園友善農耕協會"的謝玉嬌總幹事。

PS:我手上所提是陳總召為此次參訪行程準備的台灣伴手禮(鳳梨酥、牛軋糖、水果軟糖...),多數禮物已分裝在我們的托運行李內,但因加買的廉航行李重量(去程15kg/人)有嚴格限制,故無法裝進行李的部分則只好當作4人的隨身手提行李。

左邊小碗內是以軟殼蟹為主的料理,右盤內兩丸是以後面第三隻魚類為主原料的料理。老實說滋味甚佳惜對我是太辣些了,僅淺嚐即止。
炸魚片
做成炸魚片的主原料

前面魚丸的主原料魚種

炸全魚

整尾的炸魚原魚種

類似澎湖絲瓜
(李光平:這個台灣也有人種,叫做長絲瓜

隱身樹叢間的成熟絲瓜
原經營咖啡&飲料餐食的綜合型農場
典型配以酸鹽的泰國青芒果

賓主盡歡的下午茶時間
菱角
好吃的甜菱角

在KKF有大作用的阿勃勒
阿勃勒種莢

泰國鄉間望眼多是芒果樹


哇,長在地表的波蘿蜜!

鬥雞可能也是肉雞!


無螫蜂(影片)


這邊的菱角被魚吃食的剩不多了
採菱角中...


為節省人力而用以灑播發芽稻穀的水稻田樣貌


有智慧的水位控制讓珍貴水源不漏外人田(影片)


珍貴水源不漏外人田(續)

控制水位的眉角在其中

白色梗的芋頭可以生吃(影片)


類似在地的土地守護神
土地公廟吧!



果園另類的保水方式

農家或遊客休閒的好所在





類似竹類但無節目好利用其韌性的資材


Na Hea Chai水稻種植培訓中心







摻了紫米&蝶豆米的米飯



圖片來源:南華大學永續中心洪主任刻在德國Biofach會場準備接辦2024 21st IFOAM OWC in Taiwan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世界有機大會OWC安排KKF自然農法五個生態農場的生態之旅(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

泰國米之神基金會(Khao-Kwan Foundation、簡稱 KKF)農法暨在臺教學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