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芳老師表示: @里山別業,不清楚你是否去年的新學員,我們再溫習一下講義上的照片及說明。 展民說的對(腐殖土宜又黑又鬆者為佳;腐殖土摸起來應是粉狀的)。 一公克的腐殖土有上兆的微生物菌,大部分都是肉眼不可見的。 假如你有看到白白的菌絲,表示這一類的菌在這裡特別旺盛,因此我們不特別強調有看到白白的菌絲。能夠把樹葉分解成細細的腐殖土,表示它需要多樣性的微生物菌在上面工作。 很抱歉,根據鏟子上面的泥土看起來,他顏色有一點偏紅,不是細細黑黑的腐殖土,可能是紅土的關係,至於是否取對了,要培養看看才知道。不論是採取哪裡的土去做培養,一樣會有微生物菌在裡面,只是這樣的微生物菌群是不是我們所要的多樣性的沒有被破壞的?我們培養出來之後再來判斷。 謝謝大家播出時間來學習採取森林腐殖土,其實宜蘭還有很多山區烘爐地,神袐湖以及太平山,都有很好的腐殖土,你們有機會還可以再去。 等你培養好,到時候可以 Po 出來給大家看一下嗎?謝謝! ( 2020/2/4 Jane Chen: 我想補充一下,不要將採取森林腐植土看的很困難,只要去認 細細黑黑的腐植土 ,在各地山區高度 500 公尺以上稍微平坦的樹下都可以找到,地勢陡峭的會被沖走。 同時在用辭方面我希望 不要說找菌種 ,或是對的菌種,我們不是醫學研究人員,我們也不是在找那些特定微生物菌。當時 Daycha 先生在自然界所領悟的是,會附著在原始森林樹葉上的微生物菌必定是沒有被破壞的,多樣性的,自然平衡的。 在提供糖蜜與米糠等食物之後,這些活的微生物菌自會繁殖成長,而且在桶子中互相消長(弱勢的的會被消滅)。 在自然界中,我們認為的好菌,會壓抑壞菌,才會成現現在的森林狀況。 自然界也以腐敗惡臭黑灰的呈現來表示這是不好的。因此我們到了山上從附近的環境就可判斷這個山區是否植物欣欣向榮,平衡生長。 地球上所有的動植物都會被分解,成為最細小單位/養份,但是這些微生物菌(包含細菌)也被稱為壞菌才能分解物質,因此在自然界中沒有所謂的好菌壞菌,每個菌都擔任不同的腳色分工合作。 我們只要看結果是否平衡,欣欣向榮,那麼植物就是在一個供需平衡的環境成長。 這些上兆的,無法辨識的龐大的微生物菌群,在自然界扮演生命循環生滅的角色。上次已經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