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埔里仁愛鄉【綠生農場】巡迴講座
陳瑞芳老師表示:
- 在南投仁愛鄉綠生農場,當天有來自屏東台南台中及台北還有附近部落的農友來上課,真的令我非常感動!
- 瓦歷斯.貝林先生現在也用生態的方式養雞及豬。用廚餘蔬果養蚯蚓來養雞,用腐熟的米糠來拌飼料,離地栽培的蔬菜土壤很健康。
- Daycha 先生建議在種植之前一週,可以在田畦上先噴灑微生物菌水,之後再稀釋一百倍的魚肥噴在田畦中,再來種植蔬菜苗。在採收之前一週,可以再噴稀釋200倍的魚肥在蔬菜葉面。或是用竹筍及芭蕉心做成的生長賀爾蒙液肥(用微生物菌水浸泡3-10天使用),稀釋20倍來澆灌蔬菜葉面,蔬菜可以長得更好。
- Daycha 先生也建議在雞及豬的飲用水中添加微生物菌水,並且在舖在地面的粗糠或是太空包的地面噴灑微生物菌水,不但可以幫助禽畜腸道消化食物,減少腸道的腐敗菌,因此排出的糞便也比較不臭。噴在地面的微生物菌水不但可以分解舖在地上的粗糠及太空包稻草,同時也可以分解排出的排泄物,在雞隻長大(出售或是⋯),之後再將地上的粗糠收集起來作為堆肥。如果能夠在噴一次微生物菌水再腐熟完全一點,效果會更好。
- 我們在桃園的幾位農友,例如吳貴盛(餵養牛及雞),張正藤叔姪,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做上述這樣的實驗。吳貴盛的牛排便比較不臭。張正藤的豬肉吃起來沒有比較沒有腥羶味,同時腸子也比較乾淨,肉質也比較好吃。雞在沒有雞舍淋雨的環境,也沒有生病。
- 感謝各位農友在實驗之後,將結果記錄分享,讓我們的友善環境耕作會更有效及節省時間及金錢。
留言
張貼留言